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作者 / 周正

来源 / 智合


当国外法律科技市场投资爆炸式增长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什么?

2019年1月15日,福布斯发布了一篇文章《713%增长:法律科技在2018年创下投资记录》。

文中提到,2018年法律科技领域融资总额达到16.63亿美元,较2017年实现了713%的爆炸式增长。

2016年,行业投资总额2.24亿美元。

2017年,2.33亿美元,仅小幅上升。

过去几年,法律科技公司的投资增长动力不高,主要原因是这个领域还太过“年轻”。

投资者都在观望,希望看到这个领域的公司展露出值得期待的潜力和增长的强劲势头。毕竟,即便统称为法律科技,但其中的创业方向五花八门,创业公司层出不穷,乱花渐欲迷人眼,尚待时日试真金。

并且,也正是因为太新,整个市场都几乎还在初建当中。尤其是用户市场的培养,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见到成效。

几年中,法律科技创业项目一直都在获得投资,但单笔额度不大,总额也没有明显增长,直到2018年。

福布斯分析数据发现,30多家获得融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似乎与其所处地理位置有着某种关联,其中仅有2家不在普通法国家(美国或英联邦国家之一)。

电子证据开示(e-Discovery)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福布斯认为,这或许与其在普通法国家诉讼流程中的重要性有关。

法律研究(Legal Research)则是唯一一个在公司数量上超过电子证据开示的领域,毕竟无论在什么法系中都需要。

最不受欢迎的领域则是电子计费(e-Billing)和知识产权。

从融资额来看,DocuSign(电子签名和数字交易)、LegalZoom(在线法律服务运营商、“互联网律所”)和Exterro(电子证据开示)分列前三名,并且三者的融资额之和已经共计12.29亿美元,占行业融资总额之比高达74%。

从第四名Atrium(技术型法律服务平台)开始,虽然融资额也是数千万美元,但已只有第一名DocuSign的约十分之一。

前十名公司的融资总额已达15.09亿美元,占全部融资额的90.7%。

很明显,2018年法律科技行业总融资额的“爆炸式”增长主要来自于DocuSign、LegalZoom等法律科技公司中超级巨头获得的亿元级别投资,以及Kira Systems、Seal Software等数家业界知名公司获得数千万美元投资之和。

这些公司所涉足的领域如电子签名、在线法律电商、智能文件审查、合同分析、电子证据开始等均为当下已经为诸多企业和法律人士所接受并逐步广泛采用。

有些公司甚至已经运作十几年。2003年创立的DocuSign在2018年4月成功IPO后,估值已达64亿美元。创立于2000年的LegalZoom则已有近20年历史,去年估值20亿美元。

Kira的用户则已经涵盖了包括世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英国安理、欧华、富而德、高伟绅、瑞生、年利达、史密夫斐尔等等世界知名律所,以及Elevate、Axiom等知名法律公司,是目前世界范围最著名的人工智能文件分析工具。

资本青睐这些公司,因为他们的发展前景已经相当明朗,且有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空间。

DocuSign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的公司,提供电子签名技术和数字交易管理服务,是国际公认的电子签名巨头。2018年美国时间 4 月 26 日,DocuSign 以每股 29 美元的价格进行 IPO,募集资金净额为 6.29 亿美元,目前是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电子签名企业。到当年6月,其市值一度超过百亿美元。

DocuSign 的技术已经被应用到金融服务、保险、房地产等多个行业,Salesforce、Morgan Stanley、Bank of America、思科、Comcast、惠普都是该公司的客户。[2]

DocuSign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37万家大型企业客户和突破1亿的用户,平台成功签约次数总计超过7亿次,2017年DocuSign销售收入达5.81亿美元,较同期上升35.9%。

国内专注于电子签名的法律科技公司也有不少。

2018年6月13日,第三方电子签名平台法大大宣布已完成B+轮亿级规模融资。根据法大大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超过8000万的用户使用法大大,至今累计签章调用量超15亿次,实现了年营收300%+的复合增长。[3]

2018年8月,上上签宣布完成3.58亿人民币C轮融资。上上签成立于2014年8月,提供电子签约服务,包括实名认证、在线签署、合同存管、诉讼支援、保险赔付等覆盖电子合同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此轮融资完成后,上上签透露,平台日签署量已突破1100万,服务超过50万家企业客户。[4]

2018年1月,电子签名公司“e签宝”正式宣布完成1.5亿元B1轮融资。e签宝成立于2002年,2013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无纸化办公需求的膨胀,e签宝转型推出全国首个互联网电子签名SaaS平台,为企业提供电子合同、存证服务、法律服务的全生态电子签名服务。[5]

LegalZoom创立于2000年,是美国乃至全球最老牌、著名的法律企业之一。最初,其主要提供在线智能文书生成服务,因为直接聘请律师的成本高昂。

2011年时,美国平均律师小时费率已经超过300美元,而LegalZoom的收费仅为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此外,美国也有非常多的中小企业,仅在2009年,就有超过2600万个10人以下规模的小公司,每年新设的小公司也在百万个以上。

据LegalZoom在 IPO招股说明书介绍,其主要提供三类核心产品[6]:

法律电商在中国也曾一度火热。到2016年,至少有数百家大小公司从事这一领域,业务类型包括在线咨询、律师撮合、合同草拟/审核、小微企业法律管家等等,面对巨大的To C市场都想分得一杯羹,其中一些公司甚至获得了千万级投资,一时风光无二。

但到2018年,法律电商似乎在业界声势已微。标准化的产品、用户法律服务的意识、消费习惯和能力、法律服务的评价体系等等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法律电商们或关门,或转型To B,毕竟机构企业客户是相对容易的市场。

在中国,事情似乎又出现了独特的变化。2018年5月20日,中国法律服务网(12348中国法网)上线仪式在司法部举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似乎“替代”了法律电商,尤其是To C法律电商,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日前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已初步建成由司法行政机关主导、各部门参与,以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载体,由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全国已建成2900多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3.9万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分别达到99.97%和96.79%,65万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覆盖全国,截至2019年2月18日,中国法律服务网及各省级法律服务平台累计访问1.5亿次,法律咨询总量300万次。[7]

简单地讲,Kira是一款人工智能文书分析系统,可用于合同分析、尽职调查、租赁核心信息提取、合规、金融等等事务或领域,并可用于团队协作。

Kira Systems的联合创始人Noah Waisberg曾经是Weil Gotshal& Manges的合伙人,从2006年开始担任初级助理。他的很多工作都集中在并购上,花了海量的时间审查尽职调查合同。

根据Waisberg的说法,这类尽职调查工作通常占律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交的账单的30%至60%。简而言之,许多律师花费大量时间阅读文件以寻找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埋藏在文本中的条款中。而这些工作往往就被甩给了大量初级助理去通宵达旦地完成。

Kira的定位非常准确:人仍然是法律服务的核心,但Kira可以借用AI从文档中快速、精准地提取重要信息,从而节省20-90%的时间。[8]

此前,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上线“财务机器人”的新闻曾一度引发轰动,背后正是与Kira的合作。德勤从此慢慢将自己在技术上的商业间接与Kira Systems在机器学习的先进技术相结合,建立模型,从而制造出来一块能供快速“阅读”数千份复杂文件的“德勤机器人”,从中攫取和构建文本信息以更好地作出分析。[9]

2018年9月5日 ,Kira Systems宣布从Insight Venture Partners获得5000万美元的投资。

无论是技术还是公司,都有其区域适应性,尤其是在与法律相关的前提下。

国外法律科技发展的火热也曾带动一批国内创业公司效仿其模式、技术和产品,但在近几年的资本寒冬中,投资者似乎对这一新兴领域并不十分“感冒”。

智合接触的一些国内法律科技创业者表示,当一个领域突然火爆又突然冷却的时候,更需要沉下心来真正研发适合中国法律市场需要的产品,而目前大部分中国律师的基本作业模式和生产力还相对落后。

全球法律市场融资的火热代表了一种方向和趋势,属于我们自己的路,还得一步步踏踏实实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