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清朝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写过一首《咏松萝》: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这首诗是对松萝茶的最好的褒奖,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尤其是佳客,自然得拿出最好的茶来招待。在明清时代,徽州松萝茶自然就是当时最好的茶之一。1597年明朝袁宏道《龙井》中记载 :

“近日徽人有送松萝茶者,味在龙井之上,天池之下。”

而根据明代旅行家王士性 《广志绎》的记载:

“虎丘天池茶 ,今为海内第一。”

再加上许次纾在《茶疏》对松萝茶的评价:

“若歙之松萝,吴之虎丘,钱塘之龙井,香气浓郁,并可雁行于颉颃。”

几相对照,不难发现,松萝茶在明清时代,已然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名茶。

而且,根据史料记载,松萝茶创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被人称作炒青绿茶始祖,同时还是徽茶始祖。松萝茶具有色绿、香高、味浓的特点,古人赞曰“松萝香气盖龙井”,2012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松萝茶是一颗“绿色金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几经沉浮,但无论如何都遮挡不住其散发出来的独特光芒。今天,予言茶事就和大家一起走进松萝茶,看看它悠久而壮阔的前生今世。

一、关于松萝茶的由来

松萝茶属于六大茶类里的绿茶,产自于黄山市休宁县休歙边界黄山余脉的松萝山。明代冯时可《茶录》记述:

“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是茶,始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采造法,其后于徽之松萝结庵,采诸山茶于庵焙制,远迩争市,价倏翔涌。人因称松萝茶,实非松萝所出也。”

而根据《歙县志》记载:

“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从这两段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确定松萝茶的创制时间大致在明朝隆庆年间,也就是1567~1572年之间。松萝茶的创制离不开高僧大方和尚,正是他从江苏苏州虎丘带来了当地制茶工艺,结合松萝山本地优质茶树鲜叶,通过精妙的杀青工艺烘焙而成。明代明闻龙《茶》中详细记载了松萝茶的加工技艺:

“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茶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扇者色翠,不扇色黄。炒起出铛时,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扇入铛,文火炒干入培。盖揉则其津上浮,点时香味易出”。

由此可见,松萝茶炒制工艺十分复杂,完全依靠手工,由制茶师傅精确掌握火候温度,边扇边炒,如此反复几次,加入揉捻工艺,直至文火烘焙至干。这就是明朝时期炒青工艺的发展由来。大家都知道,在明朝以前,我国主要是以蒸青茶为主,唐时的蒸青团茶,宋朝的龙团凤饼,制作方法非常复杂,耗时耗力,且无法保持茶叶原生本味。虽然唐宋已有散茶,但蒸青散茶只是民间少数人饮用的末流,并不被社会所重视。

到了明朝时期,朱元璋从与民休息的角度下旨“罢造龙团”,全面刺激和促进了散茶的发展。由此蒸青团茶开始向蒸青散茶工艺转变,并在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炒青工艺。炒青相对于蒸青来说,能够更多的保持茶叶的原始天然味道和香气,而且工艺相对更加简单,因此受到了茶农和消费者的欢迎。松萝茶就是当时情况下,炒青工艺发展的产物,是炒青绿茶制作工艺的始祖,历史上称之为“松萝法”。

罗廪《茶解》记载:

“松萝茶出休宁松萝山,僧大方所创造,其法,将茶摘去筋脉,银铫炒制 。”

这里着重强调炒青工艺中的“炒制”,而根据方以智对松萝制法的详细记载:

“松萝去尖与柄与筋,畏其先焦也,炒薪宜枝,不用干叶,文火武催急翻,半熟为度,生则黑矣。旁扇祛热,乃免黄褐。掀出磁盘,尤须急扇,乃重揉之,再以文炒,或三乃干,带润覆之,则气罨鬱,更一焙焉,待冷上霜。优劣定于始铛,清浊系乎末火,确矣 。”

这段记述基本上将炒青工艺中的高温杀青和揉捻及烘焙程序解释得十分清楚明白,而日后乃至今天的炒青绿茶制作方法,大体上的都是根据“松萝法”炒青工艺而来,由此,将松萝茶称之为“炒青绿茶始祖”,并不为过。

二、关于徽州茶的历史

松萝山属于黄山余脉,《休宁县志》载:

“松萝山,在县北州里,高一百六十仞,周十五里与金佛山相连,山峰插天,峰峦攒族,松萝交映。”

松萝山主峰海拔高度达到882米,避风朝阳,温度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6度左右,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1600毫米以上。且山中拥有松树和枫树等30多种乔木、杜鹃和蔷薇等近100种灌木,植被覆盖丰富,土质肥沃疏松,最合适茶树生长发育。另外,由于树木众多,茶园藏于其间,避免阳光直射,散射幅度比重大,再加上山中多雾,可见光中的绿光和紫光多,非常有利于茶树芳香物质的积累和多种氨基酸物质的形成,因此所产茶叶品质出众,自古就是名茶产地。

徽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到唐朝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产茶区。“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就生动记载了唐朝时期徽茶的繁荣。唐代歙州司马张途《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记载:“邑山多田少,……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说明当时徽州地区茶叶种植生产十分广泛,山地十之七八皆种茶树。宋朝时期徽州属于江南西道,称之为歙州,而茶是当地土产之一。宋朝主流茶品形态为片茶,也就是龙团凤饼,因此徽州多产片茶,根据淳熙 《新安志》记载,徽州产所片茶就有8种之多,分别是胜金、嫩桑、仙芝、来泉、先春、运合、华英和不及号,另外还有一种散茶出产,就叫茗茶。

虽然徽州地区自然环境优越,但是在明朝以前,所产茶叶数量及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到明朝以后,朱元璋下令“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之后,徽茶才随着散茶的发展而逐步兴盛起来,成为中国最重要且最知名的茶叶产区之一。《徽州府志》记载:“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祐,兴于明之隆庆。”又据詹景风《明辨类函》记载:“吾新安六邑。并有佳茶。出茶之地不一。而黄山榔源步郎者胜。茶之品不一。而名雀舌者优。”按照这些文献资料的记载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到了明朝中后期,徽州茶叶已经开始显现出独特之处,正式在中国历史名茶舞台上站稳脚跟。

松萝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逐步发展而成,并且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徽茶的代表。而根据松萝茶加工工艺提炼出的炒青制茶法成为当时最流行也是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开始沿着黄山地区向外传播,先是徽茶本地,再往外出省至江西、福建和湖北等地。明朝中叶以后,松萝茶成为远销海内外的知名茶品。从1745年9月12日触礁沉默的“哥德堡号”商船上,打捞者发现了370吨茶叶,而其中数量最多的就是松萝茶。

三、关于松萝茶的价值

松萝茶是炒青绿茶,通过高温杀青和揉捻工序,经文火烘焙干燥而成。因为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松萝茶条索紧卷匀壮的外形,干茶颜色绿润,闻起来香气高爽浓郁,冲泡后滋味浓厚甘醇。根据科学研究分析,松萝茶中富含氨基酸、生物碱、芳香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和烟碱酸等多种营养成分,对人身体有益。

松萝茶除了具有一般茶叶提神醒脑、解渴助消化的作用外,还有很大的药用价值。1930年赵公尚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

松萝茶消积滞、油腻、清火、下气、降痰。

《本经蓬源》也记载:

“徽州松萝,专于化食。”

松萝茶中富含儿茶素能够帮助人体吸收维生素C,消除精神疲劳,增强记忆力。

与此同时,松萝茶更大的价值在于,推动了茶叶的进步和发展。绿茶制作工艺,尤其是炒青绿茶,大多从松萝茶制法中传承和发展而来,影响了后世几百年乃至今天的茶叶生产。后来绿茶主要出口产品屯绿就是在这种制法基础上发展完善的。而且,松萝茶的影响还不止于省内,附近的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和湖北等地,均受其影响。

湖南“即南岳茶也……视松萝虎丘而色香丰美。万历丙辰,僧稠荫游松萝,乃仿制为片。”福建“武夷茶赏自蔡君谟。余试采少许,制以松萝法,汲虎啸岩下语儿泉烹之。”浙江“遂募歙人入日铸,扚法,掐法,挪法,撒法,扇法,炒法,焙法,藏法,一如松萝。”这些地区的绿茶生产,或多或少都受到松萝茶的影响。

所以,松萝茶的创制,不仅仅是自身的饮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更多的是为中国茶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从松萝茶始,才有了炒青绿茶的发展,也才让徽茶的名声和地位上升到第一梯队,成为驰名中外的名茶。